抚州文昌里,千年文脉映夜色,现代活力舞寻梦牡丹亭光影

抚州 更新于:2025-09-20 02:37
  • QQm悠然
    抚州:千年文脉与现代活力交织的赣东明珠
    当夜幕降临抚州文昌里历史文化街区,《寻梦牡丹亭》的全息影像在古宅间流转,现代游客的惊叹声与四百年前汤显祖的笔墨意趣隔空相遇。这座拥有1900多年设郡历史的城市,既是王安石变法思想的诞生地、汤显祖戏曲艺术的摇篮,也是如今GDP突破2100亿元、文旅融合蓬勃发展的现代化城市。抚州如同一位穿越时空的智者,将千年文脉的底蕴与当代发展的活力完美融合,在赣东大地书写着独特的篇章。

    文脉基因的活态传承

    在乐安县乌江之畔,流坑古村的鹅卵石巷道间还留存着徐霞客笔下"万家之市"的残影。这座被誉为"千古第一村"的古村落,自五代南唐建村以来,董氏家族在此聚族而居逾千年,留存下260余处明清古建筑,堪称中国古建活态博物馆。村中魁星阁与状元楼的遗址默默诉说着科举时代的辉煌——历史上这里共走出114位举人、2位状元,进入仕途者超百人,曾国藩、左宗棠等名人的题匾至今仍悬挂在古宅之上。如今,"十里香樟林"的千年古樟下,研学团队的孩子们正聆听着耕读传家的故事,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生机。

    在广昌县甘竹镇,正月初一的"出帅"巡游是当地最隆重的庆典。八名长衫礼帽的绅士捧着香炉开路,仪仗队与吹打乐紧随其后,刘氏族人抬着戏神清源祖师巡游街巷,这是广昌孟戏独特的开场仪式。这种用盱河高腔演绎孟姜女故事的传统戏剧,同样是首批国家级非遗,其曾家、刘家两路班社坚守宗族传承,保留着"请神""祝神"等完整仪轨。如今,孟戏不仅在祠堂演出,更走进校园、登上文化交流舞台,让古老唱腔唱出时代新声。

    抚州的文化血脉中,最璀璨的当属"才子基因"。北宋时期,临川王氏家族一门六进士的佳话传扬天下,其中王安石以变法革新名垂青史,被列宁誉为"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"。这位"临川先生"自幼随父宦游四方,在灵谷峰下苦读,最终形成了"天变不足畏,祖宗不足法"的革新思想。四百多年后,同乡汤显祖在文昌里的居所写下《临川四梦》,其《牡丹亭》中"情至"哲学至今震撼人心。

    南城麻姑山的传说为这片山水增添了浪漫色彩。相传东汉麻姑在此修道成仙,"麻姑献寿"的故事流传千年,山中的丹霞地貌与飞瀑流泉至今吸引着文人墨客。与麻姑山的灵秀不同,乐安野狼谷以原始生态风光见长,景区内不仅有野狼观赏,更有高空滑索等刺激项目,实现了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双赢。抚州的山水之美,正通过智慧旅游的升级,让更多人得以体验——南丰县将蜜桔产业与生态康养结合,打造沉浸式农业文化体验区;乐安县谋划低空经济项目,拟引入无人机观光等新业态。



    破茧中的生长逻辑

    抚州的现代化进程,始终伴随着对传统的创造性转化。2024年,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173.08亿元,按不变价格计算增长5.9%,其中第二产业增长8.2%,新能源新材料、电子信息等产业表现亮眼。在昌抚一体化进程中,尽管城际铁路项目尚未落地,但抚州通过强化内生动力,在有色金属、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等领域形成产业集群,2024年全市2+4产业工业总产值达2063.25亿元。

    城市更新中,抚州对历史遗存的活化利用堪称典范。文昌里历史文化街区作为江西省规模最大、保存最完整的历史文化街区,通过"修旧如旧"的改造,让50多处明清建筑重获新生。其中,玉隆万寿宫作为国家级文保单位,经修缮后再现道教文化与商帮文化的交融;圣若瑟大教堂的哥特式尖顶与中式飞檐相映成趣,成为多元文化共存的见证。夜晚的文昌里更显迷人,"凤凰飞天秀"与"国风戏韵外模show"等活动吸引着年轻群体,2025年"五一"假期累计客流达65.8万人次,总曝光量突破1亿。

    数字技术为传统文化插上了翅膀。《寻梦牡丹亭》实景演出运用全息数字影像、巨型圆环装置投影等技术,让观众穿越到杜丽娘与柳梦梅的爱情世界,该项目获评2021-2022沉浸式产业精品项目。资溪县通过3D虚拟展厅、线上直播等方式传播文化,单场线上活动观看量破万;流坑古村在举办传统村落赛时,线上观看量突破1200万人次,让"千古第一村"走向更广阔的舞台。


    站在文昌桥上远眺,抚河水静静流淌,西岸王羲之洗墨池的遗迹与东岸汤显祖墓园的松柏遥相呼应。这座城市既有"邺水朱华,光照临川之笔"的文韵,也有"敢为天下先"的改革精神;既守护着流坑古村、乐安傩舞等文化瑰宝,也在新能源、数字经济等领域勇立潮头。抚州的故事告诉我们,传统不是博物馆里的标本,而是奔流不息的活水源泉。当清晨的阳光洒在大觉山的云海之上,当夜幕下的文昌里响起《牡丹亭》的唱段,这座千年古城正以开放包容的姿态,书写着属于新时代的传奇。
    举报

你的回答

单击“发布您的答案”,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